概述
域名是对应于互联网中某台计算机数字地址(IP地址)的字符标识,即计算机在网络空间中的地址和名称,是进行网络访问的重要基础,有人把它形象的称为计算机的门牌号。域名本来只是一个技术概念,它最初是没有经济意义的,然而,互联网在商业上的成功应用,使域名本身的原始技术特性在应用中逐渐淡化,而其所蕴涵的识别性日益凸显,相应的商业价值也日益明朗。因此,域名除了对网上的信息传输提供技术支持这个基本作用之外,对企业而言,更为重要的是,域名代表着企业在网络空间的商业形象,即企业网站,是企业通过互联网进行宣传及销售活动的标识,每当提及一个域名时,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特定的人格形象”。
中文域名推出的优势
中文域名的推出客观上拓展了有限的域名资源空间,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域名资源的需求与供给方面的紧张情况,另外,中文域名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原来英文域名中不同 域名注册
商标权人的商标汉字不同,读音相同而导致用英文或拼音注册时的冲突问题。然而,域名的本质特征不可能因中文域名的出现而改变,域名的抢注导致的其与商标权的冲突仍然大量存在,甚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由于中文域名的本身使用的是中文字符,而使这种冲突更加剧烈,其因有二。 第一,如果说英文域名系统中域名所使用的英文字母与商标所使用的汉字在发音或含义上相同或相似是否构成域名与商标的相同或相似进而是否构成抢注还是一个问题,那么中文域名的使用则使这个问题不复存在,中文域名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与商标完全相同的字符,冲突是必然成立的。 其二,受传统文字商标标识的影响,客户和消费者很自然的会将中文域名的名称与相同或相似的企业名称直接联系起来。从这种意义上讲,使用中文域名更可能在企业间引起纠纷。域名与商标用途上的类似以及二者之间存在的必然差异共同导致了冲突的产生。但是目前各国关于两者的冲突解决并无专门的法律规定,实践中多以商标法进行解决,但这种解决方法往往注重对商标权人利益的保护,而忽视了对域名所有人利益的保护。
正式启用时间
在“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巴黎2008年会上,ICANN理事会一致通过一项重要决议,允许使用其它语言包括中文等作为互联网顶级域字符。至此,中文国家代码“.中国”将正式启用。自2009年始,全球华人上网时,在浏览器地址栏通过直接输入中国域名后缀“.中国”,就可以在互联网上访问到相应的网站,网民不用再安装任何插件。现在注册“中文.中国”域名就送“中文.cn”域名,在“.中国”加入根服务器后,这就是两个类别了。“中文.cn”其实和“英文.cn”是一个类别的。 中文域名的预注册和抢注问题的关系通常在注册中文域名时候能够享受到比英文域名更长的预注册期,根据对用户和代理商的支持政策不同,通常有3-7天的预注册期,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内可以将已经注册的中文域名删除。这就导致了一些不法注册商利用政策抢注中文域名然后假冒“互联网管理中心”名义“讹诈”用户的现象屡见不鲜,国内几家较大的注册商曾大量获利于此种销售方法,提醒大家根据需要尽早保留自己的企业中文域名。
有关部门提醒
中文.CN是唯一获得中国政府认可和支持的中文域名,企业注册中文域名时需认清中文域名后缀。近年来,随着中国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作为互联网基础资源的中文域名正越来越成为“香饽饽”,“中文.NET”、“中文.CC”、“中文.BIZ”等各种带有中文字符的域名纷纷进入中国。中文域名推广的域名后缀已经多达十余种,一时间给企业造成了困惑和混乱。对此,权威专家称,作为中国的互联网基础资源,中文域名是需要接受国家主管部门规范管理的,信息产业部颁布的《中国互联网域名体系公告》只认定“中文.CN”为互联网中文顶级域名。据了解,中文.CN的权威地位已经得到政府机构及企事业单位的认同。在中国国务院政策指导下,各级政府网站纷纷启用中文.CN域名。目前包括国家各大部委在内的中央政府机构和省一级政府机构的繁简体中文.CN域名启用率已超过百分之九十。专家指出,中文.CN域名由中国自主管理,解析运行和注册都具有最高级别的保障。而其他各种不同后缀的中文域名,尽管其主体部分是中文,但都由国外商业机构运营。中文域名的应用环境已经成熟,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中国境外的商业机构,导致中文域名后缀良莠混杂。专家提醒,中国企业注册中文域名时,需要从权威性、安全性、实用性等多方面考虑,谨慎分辨真伪。
编辑本段主要特点
技术全面
1.高度兼容,全球通用CNNIC域名体系将同时提供“中文域名.CN”与纯中文域名(如“中文域名.公司”)两种方案。CNNIC不但将这两种技术完美结合而且也使之同现有的域名系统高度兼容。CNNIC的域名系统是在现有的域名系统上做最小的改变,以保证从现有系统到中文域名系统稳定、可靠、便利地过渡。该系统与现有域名系统兼容,并支持Unix、Linux、Windows等操作系统和各种通用浏览器。也就是说用户可以透过此系统顺利解析想要的中、英文域名,让用户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只要输入正确的中文域名皆可以顺利访问相应网址。 2.繁简转换,两岸互通支持简繁体的完全互通解析也是CNNIC域名服务的一个特点。例如,一个大陆用户想访问台湾的“宏碁电脑公司”,他完全没有必要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键入繁体的“宏碁电脑.TW”,而只键入大陆用户熟悉的简体汉字就可以了。而一位台湾用户如想访问大陆的“清华大学”网站,他也同样只需键入繁体的“清华大学”就可以了。 3.使用方便,适用面广在使用“中文域名.cn”时,用户可以不必安装客户端程序,用户所使用的ISP服务器也不用做任何的修改,就可以实现对中文域名的访问。如果用户要使用“中文域名.中国”,“中文域名.网络”等纯中文域名的访问,也可以不必安装客户端程序,只要为用户提供服务的ISP做相应的改动,或者用户改变自己操作系统的DNS的配置使用CNNIC的服务器。如果用户 CNNIC2009年度认证CN域名注册服务机构
的ISP存在防火墙限制,用户不能使用本ISP以外的其他域名服务器,情况就会更复杂一些,发向本ISP以外的其他域名服务器的中文域名请求会被防火墙屏蔽,造成访问失败。对于这一问题,CNNIC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客户端安装程序,它不仅可以为计算机新手配置好服务器,也可以解决某些浏览器固有的问题,还可以将全中文域名以HTTP请求的方式发送出去,从而绕过防火墙。也就是说在HTTP上建立一个专用通道完成解析。 4.兼顾多种标准,符合国际趋势从体系上,CNNIC域名体系完全与国际中文域名技术发展趋势保持一致,提供通用一致的服务器端平台,将与中文域名相关的本地化问题与服务端问题隔离。从选用的编码格式上兼顾了国际标准(UTF-8)、国家标准(GB2312,GBK)和工业事实标准(BIG5)。CNNIC提供的服务器可支持GBK(包括GB2312)、BIG5、UTF-8、各种ACE编码(如RACE等)形式和ASCII等。编码UTF-5、RACE属于ACE,UTF-5、RACE、UTF-8都是转化格式编码,UTF-8保证转化前后ASCII码保持不变,而UTF-5、RACE则可能不同,因此UTF-8编码保证了与ASCII编码的兼容性。如ASCII字符串“abc123”,转为UTF-5编码为“M1M2M3J1J2J3”,转为UTF-8编码为“abc123”。目前微软Window2000已支持UTF-8,负责BIND工作的Internet软件联盟(ISC)也表示新的BIND将支持UTF-8。灵活的CNNIC体系结构可方便地适应中文域名技术的变化,符合国际发展的趋势。 5.开放体系,鼓励合作CNNIC域名体系为其他应用软件提供开放、标准的技术平台,各个应用开放商可在其上开发出与中文有关的各种为中国Internet用户服务的软件和服务项目。 6.支持中文邮件地址、中文虚拟主机等应用服务此外中文域名注册后还支持中文电子邮件地址功能、中文虚拟主机、中文代理等等应用服务。与CNNIC合作的软件开发商将提供为电子邮件ISP/IAP和企业内部使用中文电子邮件地址的解决方案。这意味着今后广大用户可以摒弃他们不擅长的英语,而使用自己熟悉的中文发送电子邮件了。
服务措施
1.简化注册手续CNNIC将采用新的、与国际接轨的注册方式进行中文域名注册,例如简化注册手续、变更手续,可以不提交书面申请材料,所有申请完全可在网上实现。用户在新的注册系统提示下可以同时注册纯中文域名和带有CN的中文域名。注册自己的中文域名。例如,可以同时注册“中文域名.cn”和“中文域名.中国”。另一个重要的特色是可以同时注册简体中文域名和繁体中文域名。这样注册后,用户既可以用中文简体访问网站,也可以用中文繁体访问网站,注册系统同时支持GB(GBK),BIG5,UTF8等在华人地区常用的编码格式,这样使用不同操作系统以及不同语言习惯的人都可以使用中文域名。目的在于同时方便两岸四地的用户使用自己熟悉的语言访问对方的网站。这样两岸四地的繁简互通就可以实现,这对推动两岸四地的信息交流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2.革新注册体制在中文域名注册体制中,CNNIC将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划分中文域名注册机构为域名系统管理者和域名注册服务商。CNNIC作为中文域名注册管理者,负责维护 中文域名普及提速
中文域名注册数据库,以确保互联网络的稳定运作。域名注册服务商将直接面对广大用户,依靠自己的力量和自身的优势更好地为用户提供包括中文域名的注册服务以及其它与中文域名相关的各项服务。CNNIC与域名注册服务商之间的所有通信基于SSL认证加密技术传输。 3.建立争议机制中文域名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比拼,更重要的是服务和管理上的较量,尤其是相应的配套措施的
|